中国互联网行业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互联网交易趋势日趋明显
近日,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24次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09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宽带网民数、国家顶级域名注册量三项指标均位居世界第一,互联网普及率稳步提升。报告显示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较2008年底增长13.4%,半年增长了4000万;而宽带网民规模则达到了3.2亿,占总网民数的94.3%,较2008年底上升了3.7个百分点。
从互联网应用角度分析来看,我国网民在互联网娱乐、信息和社交类应用较为突出,这三类应用在网民中的普及率均在5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交易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报告显示互联网的用户规模达到8788万,半年增长了1400万用户。中国广告门户邓白氏研究认为网购便利性、高性价比是互联网交易类应用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家电行业网购趋势明显,中国广告门户邓白氏研究数据显示2005-2008网购年复合增速超过50%
当前,我国家电类网上交易平台超过1000家,按照不同性质来划分主要有三类,其一是像京东商城、新世纪电器等B2C公司,另外就是家电厂商自建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最后就是类似于淘宝的C2C公司。
网购作为新兴销售渠道,2000年以来一直吸引着众多家电厂商,但前几年发展速度较为缓慢,网络基础建设的滞后、网络普及率的低下、网购信用度的匮乏、第三方物流的业务短板均是限制网络交易市场发展的桎梏。自2005年起,随着网络交易软硬条件的进一步完善,我国家电行业的网购市场规模得以快速提升,中国广告门户邓白氏研究数据显示2005-2008网购年复合增速达50%以上。以2008年为例,我国家电市场规模超过8000亿元,家电网购销售额约为200亿元,预计2009年会突破400亿元。相信众多家电厂商不会不对这块诱人的蛋糕动心。
价格优势是家电网购渠道的生存筹码
业内人士透漏,“网购渠道的进货价格比国美、苏宁至少高出5%”。这种进货价的不同也是家电厂商顾全三方利益的权宜之策。我们知道,国美苏宁等实体店销售渠道运作已经非常成熟,也是家电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因此,家电供应商希望B2C网站与国美、苏宁等实体店面的零售价格相近,进而避免引起恶性竞争,才使得B2C网站的进货价格高于国美、苏宁。不过,B2C网站在运营成本上远远低于实体店,且不说零房租成本,但就人力、宣传推广及物流成本就比实体店面低出许多,所以,网购渠道最终的产品零售价格比国美、苏宁仍能低10%~15%。
物流的畅通、交易信用的提升仍然是网购发展的阻力
网购依据价格优势迅速成为挑战家电传统销售渠道的一股新生力量,但不可否认,终端用户对网购仍然存有戒备心理,依据中国广告门户邓白氏研究对3000名有过网购经历的消费人群调查显示,“送货的及时性”、“售后的保障性”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两大要素。
同实体家电连锁销售渠道的本地消费不同的是,网购家电很多都是远程消费,这就需要物流配送,目前网购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一套完善的高标准的物流配送系统是保证行业良性发展的基础。
[1] [2] 下一页
发 表 评 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