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解决问题
谷歌by_toothless用户在2013.05.06提交了关于“直播如何使用串口调试助手”的提问,欢迎大家涌跃发表自己的观点。目前共有1个回答,最后更新于2024-09-03T07:08:11。希望大家能够帮助她。详细问题描述及疑问:期待您的答案,你是我的宝贝,你是我的花,谢谢你对我的帮助!
详细问题描述及疑问:期待您的答案,你是我的宝贝,你是我的花,谢谢你对我的帮助!
---
目前较
1.DB9和DB25的常用信号脚说
9针串口(DB9)25针串口(DB25)
针号功能说明缩写针号功能说明缩写
1**载波检测DCD8**载波检测DCD
2接收**
3发送**TXD
4**终端准备DTR20**终
5信号地GN
6**设备准备好DSR6**准
7请求发送RTS4请求发送RTS
8**发送CTS5清
9振铃指示DELL22
2.RS232C串口通信接线方法(三线制
首先,串口传输**只要有接收**针脚和发送针脚就能实现:同一个串口的接收
·同一个串口
上面表格是对微机标准串行口而言的,还有许多非标准设备,如接收GPS**或电子罗盘**,只要记住一
3.串口调试
串口调试时,准备一个好用的调试工粳如串口调试助手、串口精灵等,有事半功倍之效果;强烈建议不要
单工、半双工和全
如果在通信过程的任意时刻,信息
如果
如果在任意时刻,线路上存在A到B和B到A的双向信号传输,则称为全双工。
电话线就是二线全双工信道。由于采用了回波抵消技术,双向的传输信号不致混淆不清。双工信道有什将收、发信道分开,采用分离的线路或频带传输相反方向的信号,如回线传输。
奇偶校验
串行**在传输过程中,由于干扰可能引起信息的出错,例如,传输字符‘E’,其各位为:
0100,0101=45h**
D7D0
由于干扰,可能使位变为1,这种情况,我们称为出现了“误码”。我们把如何发现传输中的错误,叫“检错”。发现错误后,如何消除错误,叫“纠错”。
最简单的检错方法是“奇偶校验”,即在传送字符的各位之外,再传送1位奇/偶校验位。可采用奇校验或偶校验。
奇校验:所有传送的数位(含字符的各数位和校验位)中,“1”的个数为奇数,如:
10110,0101
00110,0001
偶校验:所有传送的数位(含字符的各数位和校验位)中,“1”的个数为偶数,如:
10100,0101
00100,0001
奇偶校验能够检测出信息传输过程中的部分误码(1位误码能检出,2位及2位以上误码不能检出),同时,它不能纠错。在发现错误后,只能要求重发。但由于其实现简单,仍得到了广泛使用。
有些检错方法,具有自动纠错能力。如循环冗余码(CRC)检错等。
串口通讯流控制
我们在串行通讯处理中,常常看到RTS/CTS和XON/XOFF这两个选项,这就是两个流控制的选项,目前流控制主要应用于调制解调器的**通讯中,但对普通RS232编程,了解一点这方面的知识是有好处的。那么,流控制在串行通讯中有何作用,在编制串行通讯程序怎样应用呢?这里我们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1.流控制在串行通讯中的作用
这里讲到的“流”,当然指的是**流。**在两个串口之间传输时,常常会出现丢失**的现象,或者两台计算机的处理速度不同,如台式机与单片机之间的通讯,接收端**缓冲区已满,则此时继续发送来的**就会丢失。现在我们在网络上通过MODEM进行**传输,这个问题就尤为突出。流控制能解决这个问题,当接收端**处理不过来时,就发出“不再接收”的信号,发送端就停症送,直到收到“可以继续发送”的信号再发送**。因此流控制可以控制**传输的进程,防止**的丢失。PC机中常用的两种流控制是硬件流控制(包括RTS/CTS、DTR/CTS等)和软件流控制XON/XOFF(继续/停止),下面分别说明。
2.硬件流控制
硬件流控制常用的有RTS/CTS流控制和DTR/DSR(**终端就绪/**设置就绪)流控制。
硬件流控制必须将相应的电缆线连上,用RTS/CTS(请求发送/**发送)流控制时,应将通讯两端的RTS、CTS线对应相连,**终端设备(如计算机)使用RTS来起始调制解调器或其它**通讯设备的**流,而**通讯设备(如调制解调器)则用CTS来起动和暂停来自计算机的**流。这种硬件握手方式的过程为:我们在编程时根据接收端缓冲区大小设置一个高位标志(可为缓冲区大小的75%)和一个低位标志(可为缓冲区大小的25%),当缓冲区内**量达到高位时,我们在接收端将CTS线置低电平(送逻辑0),当发送端的程序检测到CTS为低后,就停症送**,直到接收端缓冲区的**量低于低位而将CTS置高电平。RTS则用来标明接收设备有没有准备好接收**。
常用的流控制还有还有DTR/DSR(**终端就绪/**设置就绪)。我们在此不再详述。由于流控制的多样性,我个人认为,当软件里用了流控制时,应做详细的说明,如何接犀如何应用。
3.软件流控制
由于电缆线的限制,我们在普通的控制通讯中一般不用硬件流控制,而用软件流控制。一般通过XON/XOFF来实现软件流控制。常用方法是:当接收端的输入缓冲区内**量超过设定的高位时,就向**发送端发出XOFF字符(十进制的19或Control-S,设备编程说明书应该有详细阐述),发送端收到XOFF字符后就立即停症送**;当接收端的输入缓冲区内**量低于设定的低位时,就向**发送端发出XON字符(十进制的17或Control-Q),发送端收到XON字符后就立即开始发送**。一般可以从设备配套源程序中找到发送的是什么字符。
应该注意,若传输的是二进制**,标志字符也有可能在**流**现而引起误操作,这是软件流控制的缺陷,而硬件流控制不会有这个问题。
--
VB示例程序MSComm演示了如何使用该控件开发通讯软件
--
http://www.***.com/vbasic19.shtml
--
VB有一个例子在Samples\CompTool\Mscomm中。你可以利用这个例子来学习串口编程。
打开串口先设置CommPort属性(端口号),使用PortOpen=True就可以了。
串口**保存在MSComm的Input属性中。你可以使用下面的代码:
DimvAsVariant
v=MSComm1.Input
Fori=0ToMSComm1.InBufferCount-1
Debug.Printv(i)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