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甜甜
广告成患,广告话题成灾,广告人的神经也剑拔弩张,随时准备抵御明天的提案。你们是否还记得昨天——伴随你成长,开启你智慧,影响你创意的老广告?尽管今天看来,它们陈旧粗糙,不堪指点,因广告树立的品牌也大都淡出江湖,但我们仍无法忘却那些耳熟能详的老广告,甚至记忆犹新。
本周开始,甜甜以一个非广告人的视角,陪你忆苦思甜,盘点那些精彩的、失败的广告,每周一次,准时约会吧!
燕舞收录机
雪村执导的电影《新街口》复原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痕迹;铁臂阿童木、老年服装秀、《血疑》里的大岛茂、完整的燕舞收录机广告,这无疑都是时代难以抹去的标签。而观看到这些桥段的观众,也突然有了想笑的冲动。
1983年,一个抱着吉他蹦蹦跳跳的大男孩进入了大众视野,以一句“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片情!”使燕舞收录机的名声响遍大江南北。此时,收音机的吸引力已经被录音机所取代,而大男孩苗海忠凭借着青春活泼的外形,让大家印象深刻。他的经典造型,被那个时代的青年男女们所推崇。与节奏明快的“燕舞广告”相比,八十年代的电视广告,更多的是对产品简单、直白甚至是生硬的说明:厂门、产品、厂长采访是画面的三段论;而金奖、三包、厂址,则是解说的三要素。往往三十秒的时间,或者一分钟的时间,它会花很长的篇幅,厂长经理出来说话,我的产品是如何好,我厂的地址是在什么路,我的联系电话。他实际上没有想到去把这个产品作为一个品牌,一个形象来升华。这种直白的电视广告,与当时中国的电视业整体广告制作水平较低密切相关。
值得一提的是,燕舞收录机的超前公关营销策略可谓是现今品牌推广的雏形。这些被人忽略的轨迹,也是燕舞从辉煌走向衰落的坐标:1986年起创办《燕舞》杂志月刊,免费赠送全国各地的经销单位及有关部门;燕舞集团公司还和全国省级广播电台开辟了"燕舞之声"栏目,早在1986年,燕舞就和国家体委联合举办了"燕舞杯"北京国际田径邀请赛,并用燕舞收录机作为奖品发给优胜者,使得燕舞收录机第一次漂洋过海,走向世界。
燕舞收录机
至今,国内一家网站仍保留着对“燕舞”的描述:黄海之滨,在麋鹿悠然安居、丹顶鹤翩翩起舞的苏北平原上,有一只搏击长空的“燕子”,这就是江苏燕舞电器集团公司。创建于1967年的盐城无线电厂(燕舞集团前身),直到1981年还是一个只能装配收音机的小厂。1982年,就在全省第一个研制出“燕舞”收录机,并且在国内一炮打响。随后几年,“燕舞”通过形象宣传、苦心经营,一举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收录机生产基地,销量连续8年居全国收录机行业首位,成为知名度最高的音响品牌。燕舞以迅雷不及掩而之势扩张其影响力,蔓延的速度可与“广告门”分庭抗礼!
从表明燕舞实力的“燕舞收录机全国销量第一”,到充满现代气息的“燕舞888,质量顶呱呱”,从寓予深情的“一曲歌来一片情,燕舞音响动人心”,再到充满诗意的“到处莺歌燕舞,带来知音无数”;从朗朗上口的“燕舞589,功能样样有”,到“龙年燕舞展新姿,洒向人间都是情”。从曾经耳熟能详的广告词到1983年燕舞产品第一次进京展销北京东风市场排起的长队,见证了燕舞,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卒成长为家喻户晓的名牌的历史——以至于家中那台珍贵的燕舞收录机,我们仍旧舍不得撕下标签。
80年代中期,很多家庭以拥有燕舞收录机而自豪。
随着家用电器品种门类的快速更新和生活质量的改善,燕舞也和曾经炙手可热的品牌一样因为经营不善而隐退江湖。进入2005年,位于盐城人民路上的燕舞集团再次响起机器的轰鸣声。曾经是盐城标志性建筑之一的燕舞集团综合生产主楼的拆迁,曾经蜚声中外的燕舞集团不久将销声匿迹,而一片现代化的居民区将在这里出现。盐城人引以为豪的“燕舞”产品已在家电市场也淡出人们视线近10年,但“燕舞”全部42个门类的商标都已被注册,商标拥有者是盐城市一家名为燕舞新实业电真空有限公司的民营企业。
今天,一些厂房和食堂已被夷为平地,成堆的瓦砾堆在一旁。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高8层的燕舞集团综合生产楼正在拆迁,楼内铁锤挥舞、机器隆隆,喷着火蛇的氧气焊将水管、钢筋等统统割下,谁也没有料到,燕舞以这样的方式拆散了自己的灵魂和骨架。
Tip(小故事):
唯一能修“燕舞”的地方:燕舞翔宇维修销售公司,因为产品停产都在10年以上,只有这里还能找到些老配件。
燕舞广告中的跳舞男孩:广告中又弹又唱又跳、活泼健康的“燕舞小子”苗海忠,因过失伤人入牢监,在狱中潜心学习改造后,到如今减刑出狱谱新篇。
——视频资料版权归中国传媒大学广告资料库所有,感谢时尚集团《男人装》杂志友情合作。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大四学生)
发 表 评 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