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穆晨曦
A
一部广告
一夜成名
代表人物:倪虹洁、许晓力
广告中的主角除了本身就是演艺圈的明星之外,还有非演艺界人而入主广告之后成为另类明星的。
以朵尔胶囊、婷美内衣而走红的上海姑娘倪虹洁就是其中的典型。其实在这之前,倪虹洁就无意中闯入广告界。还在她上夜大的时候,邻班的一个同学就找她去拍一则矿泉水的广告。那时人们对广告的概念还很模糊,倪虹洁的奶奶当时还因“拍广告不是正经事”,而不让她去。并和她约法三章:脱衣服的广告不准拍!晚上10点之前必须回家!
由于有了之前在广告中积累的人气,《武林外传》里的“无双”才会让观众觉得那样亲切。
更著名的是另一位,大脑门儿、戴眼镜、圆眼,一时间谁人不识。从最早的“股票又升了耶”到“我被锁在门外了”再到“喂,小莉呀?”当年那个男主角提着裤子从厕所中跑出接电话的镜头,绝对家喻户晓。一副滑稽的面部表情、一口地道的广味普通话,许晓力步步成就广告星途。
从小在珠江电影制片厂长大的他,曾在做美工期间认识了很多广告界人士,当导演为找不到合适的广告男一号发愁时,一位朋友一拍脑门想起了他。许晓力的第一个广告是只在广东播放过的一个啤酒广告,“这个啤酒广告比无绳电话还怪,是讲几个不同阶层的男人喝啤酒时的样子和状态的,我的镜头不多,但特别前卫,是一张金鱼缸后微笑的脸。现在想想,经过鱼缸变形后的微笑肯定有点古怪、滑稽。”就是这张经过金鱼缸变形后怪异夸张的脸,为许晓力打开了金光闪闪的广告之门。
旁观者清:
大明星做广告自然有效应,但普通人能因为广告变明星就纯粹靠广告创意和个人魅力了。许晓力和倪虹洁都曾参与过一些电视电影的拍摄,前者在《大腕》中露过脸,后者则成了《武林外传》的“无双”。但对于他们来说,拍广告不过是一种职业,真正想进入演艺圈还是有难度,因为“广告明星”的名头想甩也难,如果不能得到业内的认可,也就只能徘徊在圈子的边缘。
B
老腕焕发
“第二春”
代表人物:韩影、李丁、唐国强
如今这年代不光是小字辈的天下了,看不见广告中的老面孔纷纷出现吗?韩影、李丁在“盖中盖”中再施演技,向梅、沈力也重操旧业,戏少了,拍拍广告也能过瘾,还能唤起人们有些淡忘的记忆,甚至迎来又一个春天。典型人物是曾被称为“奶油小生”的唐国强,一部《雍正王朝》之后,唐国强不但迎来演艺事业的转机,更成为广告宠儿,“丰收葡萄酒,恒久感受”成为一段时期内的每晚电视必读。
旁观者清 商家在选明星来做形象代言的时候,一定会摆出一副伯乐找到千里马的兴奋模样,似乎没有此明星,自己的东西就没有价值了,如此一来,“盛情难却”倒真是名人、特别是已经年龄不小的腕儿们用来平衡心理的一剂“良方”。李丁曾告诉记者:“其实补钙补得我都怕了,我那小孙子看见广告,就问我:‘爷爷,你贫不贫呢?’我说:‘那怎么办,人家给钱了。’”
C
大腕广告
各取所需
代表人物:张曼玉、巩俐、李冰冰
这类明星是最多的,典型例子是濮存昕与巩俐,濮存昕在广告上的出镜率有一个时期不亚于其在影视上的次数;巩俐也成为化妆品欧莱雅的形象代言人;徐帆穿上了健瘦鞋;赵薇喝起了乐百氏,今年李冰冰接的广告更是多不胜数……这些还都是内地明星,港台的更不必说,张曼玉与梁朝伟每个广告的收入都大约在二百万美元以上。
旁观者清 赵薇为“RedEarth”代言的酬劳高达300万元港币,郑秀文拍一个美容广告就让她一年有500万元港币的收入,而周星驰更曾以1000万元港币的天价接拍了“娃哈哈”的广告,更要命的是,有些明星做广告只收银子不交税!不过,有些明星也十分注重身份,并不是任何商品都会接拍,比如张曼玉的标准就是,她认为不够美感的都会拒之门外。
D拍上广告
当了明星
白领型
代表人物:李湘、陈好
这类中的典型首推李湘,虽因《快乐大本营》而大受欢迎,但更多人还是通过一部商务通的广告认识了当时还非常清纯的李湘,尽管因此产生不少她与濮存昕配戏辈份不合适的评论,但李湘却因此成为全国瞩目的大明星,之后便片约纷至沓来,《快嘴李翠莲》等纷纷上马,李湘一时跻身演艺大腕行列,各类活动应接不暇。
另外一位美女“万人迷”陈好,同样得益于商务通广告,在这个广告中她是李湘的继任者,一天无数遍地轮番“轰炸”,让人看见当时正在热演的话剧《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时,对她扮演的“轻舞飞扬”已不再陌生。
亲和型
代表人物:章子怡
小章的成名与广告多少也有些关系,虽有张艺谋《我的父亲母亲》的一炮而红,但不可否认章子怡拍的京酒广告还是挺深入人心的,凭着“今天晚上的嘉宾是京酒”这句话,再看《我的父亲母亲》中的章子怡觉得挺亲切。
“广告我从小就拍了,14岁开始就拍广告,最早的一个广告应该赚了140块钱。”后来又是通过拍广告,章子怡才接触了张艺谋。“我认识他,也是为了要拍广告,但当时他那广告没有拍。我见了张导演那一面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因为跟一大帮的学生一块儿,每个人就是留了照片,然后留了电话、联络方式给副导演。”
清纯型
代表人物:高圆圆
高圆圆绝对是拍广告起家明星的代表人物,大家都知道高圆圆是从“清嘴”女孩开始的。其实在“清嘴”女孩之前,她已经拍了大概有100条广告,拍“清嘴”的时候她基本上已经不拍广告了。
高圆圆说,十几年前大家还没有把演员或者明星看成是一个成功的必然标志。
高圆圆第一部影视作品是1997年的《爱情麻辣烫》,“导演去电影学院挑演员,黄晓明当时就说,唉,我认识一个女孩,跟她一起拍过广告,她应该还挺适合的,就这样把我的电话号码给了张扬,然后张扬来学校看过我,觉得这女孩挺合适的,就拍了。”
旁观者清 如果广告红了,人混脸熟了,知名度有了,又接受过专业训练,接下来的演艺之路自然更顺畅,拿高圆圆来说,如果没有拍摄广告,可能她会选另一条路继续往前走,也许她当时没有意识到广告所带来的机遇,但是毕竟牢牢抓住了。
不过,拍广告的要求与拍电影完全不同,广告注重结果,而电影注重过程,广告是高度浓缩。几秒钟之内要能够表现出一个东西,要一个结果,不像电影有时间让你去酝酿去展现,所以拍广告不容易,哪怕是简单的一个微笑和一个极细微的小动作,都要精心设计,拍摄时更需要高度的注意力集中。所以章子怡在谈起拍广告的感受时,曾颇有感触地说:“拍广告比电影还难。”
发 表 评 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