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水皮 王擎 史晓芳】
2005民营传媒目前排出座次 TOM集团、阳光媒体投资、新浪位居三甲
2005年度民营传媒综合实力榜日前排出座次,TOM集团、阳光媒体投资和新浪网名列前茅,其中TOM集团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三项指标均为第一,阳光媒体投资夺得利润第一,而新浪连续两年成为中国知名度最高的媒体。
民营传媒综合实力榜由权威媒体传媒杂志社、中华工商时报社等联合调查制作,与去年第一次排行相比,不仅上榜的企业由13家增加到18家,而且无论企业的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利润还是知名度均有大幅度的提高。
统计资料表明,18家上榜企业总资产达到413.84亿元,平均为22亿元,前10名的企业总资产均在17.14亿元以上,最多的TOM集团为80.24亿元;18家上榜企业净资产总数为270.5亿元,平均为15亿元,前10名的企业净资产规模均达到10.37亿元以上,最多的TOM集团为40.2亿元;18家上榜企业的营业收入均在1亿元以上,总数达到181.79亿元,平均为10亿元,最多的TOM集团达到32.08亿元;18家上榜企业利润总额达到65.73亿元,平均达到3.65亿元,其中阳光媒体投资以18亿元雄居第一;18家媒体中知名度最高的均为网络媒体,新浪以总分81分成为唯一一家分值超过80分的媒体,品牌知名度连续两年保持第一。这里刊登的是2005年民营媒体机构发展报告的上半部分。
板块1 综合传媒机构
2005年,综合传媒公司之间进行着频繁的交易联合。阳光媒体投资旗下企业承包了原属财讯传媒的平面媒体《财经时报》的广告和发行,并于2005年5月改版后,从原老五地位一跃而起,在京城财经类报纸发行中名列前茅。
1.阳光媒体投资
总资产40亿元,净资产40亿元,营业收入28.8亿元,利润18亿元。
2005年的阳光媒体投资有两件事不得不提。第一件,2005年7月,阳光媒体投资原主席杨澜决定,将她与其丈夫吴征拥有“阳光媒体投资”权益的51%无偿捐赠给社会,依据香港法律建立“阳光文化基金会”。这个基金会按照相关法律要求,将建立独立的信托与监事机构。基金会未来主要的活动领域在文化交流、环保和教育等方面。
第二件事,10月23日由阳光传媒集团联合阳光导航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阳光电视导航”多媒体电子杂志正式出刊。这是在中文媒体推出的第一个同时兼备电视指南和节目搜索功能的数字多媒体产品。打造一个新的网络传媒平台,形成网上网下的互动,对于阳光传媒是必须的选择,长期耕耘电视市场的阳光媒体选择了从美国引进了成熟的TV guide模式,倾注2000万美金打造了新一代网络电视导航平台。
阳光传媒称,以“阳光导航”为代表的B2C业务,也在短短6个月投入生产及销售的过程中,取得了良好利润,管理层预测2006年纯利可达2亿元人民币,将成为中国互联网企业发展的奇迹。与此同时,阳光媒体投资旗下的传统媒体业务也转型顺利。由集团旗下企业承包广告及发行的《财经时报》,于2005年5月改版后从原老五地位一跃而起,在京城财经类报纸发行中名列前茅,并在网上推出了《财经文画杂志》。
2.TOM集团
总资产80.24亿元,净资产40.24亿元,营业收入32.08亿元,利润12.22亿元。
“2005年是TOM集团进行整合的一年。”TOM 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汤美娟如是说。在谈到集团的全年业绩时,汤美娟认为“很兴奋”。
TOM集团2005年收入增长20%,达到31亿零500万港币。在TOM集团的互联网、出版、户外传媒、体育及电视娱乐五大支柱产业中,除体育事业集团外,旗下各事业集团的收入与2004年相比均取得两位数增长。其中,互联网在集团收入组合中的比例进一步提高,达到44%,而TOM在线占互联网总收入的98%。2005年,TOM集团中收入增长幅度最大的产业是电视娱乐业,增长幅度为146%,达港币7900万元,2004年这一部分收入为3200万元港币。
虽然2005年上半年TOM集团旗下的体育事业集团因故受到影响,2005年全年收入下跌了29%,但TOM集团多元化媒体经营模式的优势此时凸显出来,不仅依然实现了全年盈利目标,而且利润大幅上升。TOM集团的这种跨媒体经营优势在今后的运营过程中,将会得到进一步彰显。TOM集团发布的公告称,集团的互联网事业将进一步与来自电视媒体、广播电台及印刷媒体组成跨媒体联盟,以继续维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同时借着推广“玩乐吧”网络音乐品牌,利用其门户及移动内容分销服务增加收入。
3.星美联合
总资产25.27亿元,净资产5.88亿元,营业收入1亿元,利润亏损。
2005年,星美传媒在影视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由其投资的影片 《青红》先是在法国第58届戛纳电影节上获评委会大奖,继而在全国院线票房飘红。不仅如此,该片还成为星美传媒集团试水手机影视业的第一部作品。而由星美传媒投资的首部国产歌舞大片《如果爱》在放映1个月后,票房即达到3000万元。在电视剧方面,由星美传媒投资的20集亲情电视剧《搭错车》,掀起全国收视高潮;而由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和星美传媒联合制作的西藏自治区40周年献礼剧《格达活佛》也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
2005年,星美的一个大手笔是大幅度整合其控股的上市公司。2005年8月30日,星美旗下的控股上市公司长丰通信更名为“星美联合”。就此,原上市公司长丰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由过去单一的网络接入及增值电信运营商,重组为集电信和传媒为一体的数字媒体综合业务运营商。星美传媒宣称还将会把其控股公司星美传媒和星美数字(原友通数字媒体有限公司)的优质资产注入星美联合。由此,星美联合将有望能够在网络覆盖与内容方面进行有机整合。业内人士认为,这次星美传媒利用自己在影视内容行业中快速成长所取得的龙头地位以及带来的现金流,重组长丰通信,可以有效地支持长丰通信,进而改变其单一宽带接入业务的现状,转向增值服务等新兴盈利模式。
4.财讯传媒
总资产3.14亿元,净资产2.81亿元,营业收入1亿元,利润3500万元。
财讯传媒近日宣布,与美国出版巨企Ziff Davis Media成立合资公司,在中国推出计算机杂志《PC Magazine》。《PC Magazine》是美国头号信息科技杂志之一。
财讯传媒将充分利用其项目管理能力来设立“试验所”,让编辑和分析员试用和评论信息科技产品。最值得高兴的,是合营公司打算制造相关网上产品,意味公司有可能进军急速增长的互联网广告领域。业内人士认为,这项交易对财讯传媒意义重大,这是公司首次取得外国杂志的中国出版权。
2005年上半年,财讯传媒纯利劲升58%,达到1500万元,远超过平面广告行业8%的增长。其中,《财经》占财讯传媒广告收入的33.7%,同比增长15.4%,平均广告价格增长达双位数字。财讯传媒公司主席王波明指出,国内1年1,300亿元的广告市场,杂志仅占3%,发展空间很大,未来财讯传媒公司要走出财经,进入消费领域,但仍然坚持只做杂志,据悉,财讯公司还将在2006年推出其它外国杂志。
财讯旗下和讯网的人事变动颇为引人关注。2005年11月16日,已经担任和讯网CEO一职2年的谢文正式辞职。立足财经、服务于中产阶级的公司定位使和讯成为互联网界的一匹黑马。2005年,随着个人门户时代的到来和博客服务的兴起,和讯的定位发生了转变。“个人门户”被提上了战略高度,通过实施博客服务引入Web 2.0模式,期待在盈利模式等方面有突破。
板块2 互联网传媒机构
互联网企业收入来源之一的互联网广告在2005年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网易来自于广告的收入为2990万美元,增长幅度为41%;新浪网的广告收入高达8500万美金,增长幅度为30%;搜狐的广告收入达到7090万美元,比上年度增长27.8%;腾讯的广告收入增长幅度最大,达到105.9%,为1400万美元;TOM在线的广告收入也达到921万美元,增长幅度为21.5%。
1.新浪
总资产38亿元,净资产26亿元,营业收入15.6亿元,利润3.48亿元。
2005年2月19日上午,对新浪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在历时一个月、利用四家关联公司出手购股后,盛大作为中国最大的网络游戏运营商,在其网站及纳斯达克官方网站同时发布声明称,截至2月10日已经通过公开交易市场购买了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门户网站新浪19.5%的股权。这次收购注定会被记载于中国企业并购史中,不仅仅是因为这是中国两个巨无霸传媒机构之间的收购和反收购,而且是首例遵循美国法律进行并购的中国案例。虽然之后盛大董事长陈天桥并没有顺利入主新浪董事会,但是作为新浪的第一大单一股东,2005年9月,陈天桥否决了一份针对新浪管理层的奖励计划足以说明其地位举足轻重。
外界评论认为,盛大能够顺利偷袭新浪成功,正是钻了新浪股份分散、多年来一直处于“无主”状态的空子。也正是因为这种“无主”的股份结构,使得新浪表现出典型的儒家中庸文化。这种中庸文化带给新浪的有利也有弊。
其利在于,它平抑了新浪冲动的冒进,在平衡摇摆中坐稳中文门户老大的位置。但与此同时,也导致新浪在战略上一直没有太大的动作。新浪在新业务上进行了不少尝试,如搜索(iask)、网络收藏(vivi)、RSS阅读器、即时通信(UC)、博客,但除了博客之外,其余方面业绩乏善可陈,面对新一波网络大潮,新浪的作为与其门户地位极不相称,结构调整的压力日益上升。2005年,靠中庸维系的新浪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当年营业收入较上年下降3%,全年净利润也较上年下降2290万美元。
2.搜狐
总资产19.34亿元,净资产10.48亿元,营业收入8.74亿元,利润2.40亿元。
搜狐2005年表现有所进步。全年总收入达到创纪录的1.083亿美元,其中广告收入达到709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7.8%,超过华尔街预期,这显示出搜狐继续执行以在线广告为核心业务的思路。
应当提到的是,搜狐于2005年11月被选择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互联网内容服务赞助商,并且已经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这一历史盛事的官方网站www.beijing2008.com 提供独家的网站建设、运营和维护等服务。在对奥运商机的把握上,搜狐领先于自己的老竞争对手新浪。
“随着搜狐赢得北京2008年奥运会互联网内容服务赞助商的地位,我们通过日益扩大的广告收入基础看到搜狐品牌的不断壮大。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搜狐预期将有更多搜狐独家的联合推广和交叉销售的机会。我们已经开始看到来自财富100强企业更大的与搜狐合作的兴趣。而且,搜狐在2005年第四季度已经与知名企业如联想及奥迪中国签订了与奥运有关的合约。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将继续致力于加强我们的核心广告业务和稳健增长搜索业务。”搜狐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总结说。
3.网易
总资产36.25亿元,净资产23.91亿元,营业收入16.94亿元,利润9.32亿元。
网易在2005年的表现可以用“惊人”二字来描述。网易财报显示,2005年网易全年总收入为2.1亿美元,净利润达1.16亿美元,分别比2004年增长76.8%和111.1%。
网络游戏成为网易2005年收入的主要来源。网络游戏的毛利率高达89.4%,这个名副其实的网络暴利给网易带来了13.8亿元的收入,超过总收入的80%。但有分析人士指出,网易网络游戏业务季度环比增幅从第二季度的27%逐季下降为5%,这说明其增长已经接近了顶峰。因此,当网络游戏开始显现出放缓迹象时,网易会再次面对难题。
相对于网游和广告这两项收入的增长,同其他门户网站一样,网易在无线增值服务方面的收入出现了缩减。网易无线增值服务及其他收入为7370万元人民币,同比减少53.4%。网易的掌门人丁磊表示,由于无线增值服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同时由于该领域一些政策呈现模糊状态,增加了无线增值服务业务的不确定性,因此网易减少了对这一业务的侧重。
值得注意的是,网易已经运营了7年的免费邮箱业务在整个市场里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而且超过了
发 表 评 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