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广告门户网 >> 广告新闻 >> 广告动态 >> 广告综合 >> 娱乐广告 >> 正文

热评:广告该如何表现母爱?
作者:阳军    文章来源:中国广告门户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0-9

  在各大电视台热播的某品牌牛奶广告遭遇如潮恶评。广告描述一位母亲将牛奶送到正在上课的孩子手中,孩子则把这看作是母爱的标志。众多观众指责其“歪曲母爱”,误导小孩以为父母只有买了牛奶才是真正爱他。

  这确实歪曲了母爱

  在我看来,某些广告是在利用孩子们喜欢模拟广告主角的行为、利用家长们爱子心切的心理,在情感上“逼迫”家长为孩子们购买他们的产品,这样的做法,未必道德。
 
  正如专家们所说,广告一定要慎用儿童,如果用了儿童,就要考虑到教育、教化、导向的功能,不可与孩子的健康成长相违背。岂可像这则广告一样,为了达到“广而告之”这个商业目的,就不认真考量广告是否包含了道德阴暗面?

  这不是有意要“大惊小怪”、“小题大作”。这虽只是一则广告,却体现了我们的文化和理念。应当看到,在这个媒体时代,传媒和舆论的力量是强大的,它们的一再宣扬,会不知不觉地左右我们,以及我们孩子的思维和判断。四川省成都市何勇海不应误导未成年人

  广告虽然是商业化的,但涉及未成年人的商品广告,必须要考虑到未成年人的心理感受和健康成长,考虑到广告的辐射和导向作用,广告的创意不但应是健康的,而且应该呈现出一定的保护性和公益性。为了追求广告效应,达到促销的目的,就拿“母爱”推销产品,给孩子灌输一种“母爱等于牛奶”或者“母爱等于物质”的心理暗示,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商业行为。

  令人遗憾的是,时下众多带有不良心理暗示的少儿广告充斥于荧屏。由此暴露出,部分商业机构一味看重广告的轰动效应,而对其所有可能引发的社会负面影响视而不见。这固然有广告审查体制不健全方面的因素,但主要还是商业领域缺乏公益自觉和优良商业伦理的体现。山东省淄博市陈一舟仅仅只是广告的错?

  笔者认为,广告误不误导孩子,家长的引导尤其重要。任何“反面教材”,只要被施以正确引导,就可以起到良好教育效果。看到这条广告,与其一味地去批评指责,不如把这个时间用来好好地教育引导孩子。家长到学校中送奶,不正体现“天下父母心”吗?这不是一堂生动的“感恩教育”课吗?其他同学的羡慕又有什么不对呢?即或有孩子产生“只有送了牛奶才爱”的想法,作为孩子最直接的教师,家长也只要稍加引导教育就行了。

  笔者奉劝家长们千万不要无视自己的存在,社会中任何事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它们固然有责任,但作为家长,如果只顾批评别人,不及时正面引导孩子,你们应负的教育责任更大。四川省南充市杨长平这个广告为何引起反感?

  令人遗憾的是,时下众多带有不良心理暗示的少儿广告充斥于荧屏。由此暴露出,部分商业机构一味看重广告的轰动效应,而对其所有可能引发的社会负面影响视而不见。这固然有广告审查体制不健全方面的因素,但主要还是商业领域缺乏公益自觉和优良商业伦理的体现。山东省淄博市陈一舟仅仅只是广告的错?

  笔者认为,广告误不误导孩子,家长的引导尤其重要。任何“反面教材”,只要被施以正确引导,就可以起到良好教育效果。看到这条广告,与其一味地去批评指责,不如把这个时间用来好好地教育引导孩子。家长到学校中送奶,不正体现“天下父母心”吗?这不是一堂生动的“感恩教育”课吗?其他同学的羡慕又有什么不对呢?即或有孩子产生“只有送了牛奶才爱”的想法,作为孩子最直接的教师,家长也只要稍加引导教育就行了。

  笔者奉劝家长们千万不要无视自己的存在,社会中任何事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它们固然有责任,但作为家长,如果只顾批评别人,不及时正面引导孩子,你们应负的教育责任更大。四川省南充市杨长平这个广告为何引起反感?

 

来源:东方早报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 表 评 论

      姓 名:   性 别:
      Q Q号:   Email:
    我要给这篇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请自觉遵守,注意文明发言
    企业推广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