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解决问题
谷歌zjhbsv用户在2012.12.14提交了关于“预见未来赤药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的提问,欢迎大家涌跃发表自己的观点。目前共有1个回答,最后更新于2024-10-18T09:16:18。希望大家能够帮助她。详细问题描述及疑问:期待您的答案,你是我的宝贝,你是我的花,谢谢你对我的帮助!
详细问题描述及疑问:期待您的答案,你是我的宝贝,你是我的花,谢谢你对我的帮助!
别名:将离、离
多年生宿根草本,高1
芍药属植物约35种,分布于欧、亚大陆
国外**的
我国**的芍药组植物有八种和六个变种,其中通常直称为芍
草芍药别名山芍药、野
美丽芍药花红色,主要分布于云南东北部、贵州
芍药花白色,有时基部具深紫色斑块,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陕西及甘肃南部。在朝
多花芍药花白色,
白花芍药花白色,**于西藏南部。
川赤药的花多为紫红色或粉红色,
新
窄叶芍药花紫红,**于新疆西
芍药不仅是
芍药的种子可榨油供制肥皂和掺合油漆作涂料用。根和叶富有鞣质,可提制拷胶,也可用作土农药,可以杀大豆蚜虫和防治小麦秆锈病等。
芍药花大艳丽,品种丰富,在园林中常成片种植,花开时十分壮观,是近代公园中或花坛上的主要花卉。或沿着小径、路旁作带形栽植,或在林地边缘栽培,并配以矮生、匍匐性花卉。有时单株或二、三株栽植以欣赏其特殊品型花色。更有完全以芍药构成专类花园称芍药园。
芍药又是重要的切花,或插瓶,或作花篮。如在花蕾待放时切下,放置冷窖内,可储存数月之久。作切花用的主要为重瓣品种;单瓣的插瓶,几天就辨落花谢。
芍药栽培的历史悠久,据考汉时长安地区就有栽培。盛**芍药的地区常随朝代的变更而变迁,隋唐后是扬州,极盛于宋。刘颁《勺药谱·序》说:“天下名花,洛阳牡丹,广陵(即扬州)芍药,为相牟埒”。《本草》载:“芍药……处处有之,扬州为上”。周文华《汝南圃史》称述“扬州之芍药冠天下”。陈淏子《花镜》中也认为“芍药推广陵者为天下最”。
宋朝以来有关勺约的著作中都十分推祟扬州芍药,但是就在宋代,种植芍药之盛也不限于扬州。刘颁《芍药谱·序》里写道:“自广陵南至姑苏,北入射阳,东至通州海上,西止滁和州,数百里间人人厌观矣。”
到了明朝,芍药牡丹栽培中心转移到了安徽毫州,清朝又转到山东曹州(今山东菏泽),后又转至北京丰台一带。《析津日记》记载:“芍药之盛,旧数扬州,……今扬州遗种绝少,而京师丰台,连畦接畛……”,可见当时种植之盛。
芍药性耐寒,在我国北方都可以露地越冬,土质以深厚的壤土最适宜,以湿润土壤生长最好,但排水必须良好。积水尤其是冬季很容易使芍药肉质根腐烂,所以低洼地、盐碱地均不宜栽培。芍药性喜肥,圃地要深翻并施入充分的腐熟厩肥,在阳光充足处生长最好。
芍药的繁殖有播种、扦插和分株法,通常以分株繁殖为主。分株期以九月下旬至十月上旬为宜,将根株掘起,震落附土,用切开,使每个根丛具2~3芽,最好3~5芽,然后将分株根丛栽植在准备好的圃地。如果分株根丛较大(具3~5芽),第二年可能有花,但形小,不如摘除使植株生长良好。根从小的(2~3芽),第二年生长不良或不开花,一般要培养2~5年。
播种繁殖以种子成熟后采下即播种为宜,越迟播发芽率越低。芍药种子有上胚轴休眠现象,播种后当年秋天生根,次年春暖后芽才出土。幼苗生长缓慢,有的芽3~4年才可开花,还有到第5~6年才开花的。
扦插法可用根插或茎插。秋季分株时可收集断根,切成5~10厘米一段,埋插在10~15厘米深的土中。茎插法在开花前两周左右,取茎的中间部分由二节构成插穗,插温床沙土中约一寸半探,要求遮荫并经常浇水,一个半月至两个月后既能发根,并形成休眠芽。
然而,芍药被称为女科之花,并不是因为它的花美,而是因为它的根好。芍药的根仍称为“芍药”,是著名的中药材。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医药著作《本经》里,已有芍药的名称记载。南北朝杰出的医学家陶弘景开始把它分为白芍、赤芍两种。它们不同之处在于:赤芍为野生品,入药以原药生用,其功用长于凉血逐瘀;白芍为栽培品,经刮皮、水煮、切片、晒干而成,功效长于补血养阴。其中尤以浙江出**的芍药,品质最佳,称为“杭白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