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广告门户网 >> 广告新闻 >> 行业新闻 >> 国际广告 >> 正文

中国汽车产业的减碳命题

责任编辑:阳军    新闻来源:中国广告门户网    新闻日期:2010/4/23

    哥本哈根之后的2010年,“低碳”成为了一个流行词。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理念,也正在从口头和纸面慢慢的被转化成行动。而汽车业要实现低碳,必须从制造技术、生产过程、购车用车、用车环境四个环节同时入手,这样才是最有效也最根本的手段。

    哥本哈根之后的2010年,“低碳”成为了一个流行词。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理念,也正在从口头和纸面慢慢的被转化成行动。3月召开的“两会”,“低碳”再一次成为了各方人士关注的焦点。会上,既有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2010年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的规划;也有九三学社提交的,被称为“一号提案”的《关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低碳发展的建议》。那么在这场全民减排、全国低碳的国家行动中,汽车业应该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上海证券报》将之解读为:更具领先优势,有望最先“晋身”为低碳产业的,非汽车业莫属。也就是说,在中国,汽车业有望成低碳社会先锋。如果真如该报所定义的那样,我们的汽车业又该做些什么才能担当起如此重任?

    减排,一个“acrossallsectors”的工程

    首先应该应该明确的是,减排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需要全民参与、全社会支持的工程。不该也不能靠汽车产业一己来完成,也许汽车业应该成为急先锋,但绝不是承担全部的责任。毕竟,交通运输业并不是最大的CO2排放源。

    按照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提供的数据,2008年全球人口活动所造成的CO2排放量在88亿吨左右。而来自OICA的数据显示,目前人类活动中,CO2排放量最大的部门是供电及采暖,占到总量的近一半,也就是说每年因供电和采暖,人们的CO2排放量要超过40亿吨。而交通运输业的排放量仅占总量的15.9%,即便是再加上汽车制造环节,每年因汽车而直接产生的CO2排放量也不到20亿吨(保守估计在15亿吨左右)。

4 

数据来源:OICA

[1] [2] [3] 下一页 

中国广告门户网


  • 上一篇新闻:
  • 下一篇新闻:
  • 发 表 评 论

      姓 名:   性 别:
      Q Q号:   Email:
    我要给这篇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请自觉遵守,注意文明发言
    企业推广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