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品上过于依赖旧系列,未能开发出足够成功的新产品;在合作上连续丢失合作伙伴,又没能找到新的帮手,使得派拉蒙在过去三年经历了一段艰难时期。
在经历了 10 月份连续四周的票房滑坡之后,电影市场在上周出现了一些回暖的迹象。《忍者神鬼:变种时代》吸引人气重新把周票房拉回到了 5 亿元,比前一周的 4.24 亿元上升了 18%。
放映了一个月的《心花路放》在上周又小幅收获 2210 万票房,总票房也达到了 11.67 亿,不过如果不是坚持再放上几个月,将很难越过 12 亿大关。《银河护卫队》在上映第四周拿到 3900 万票房后总票房也达到了 5.84 亿,下周就将超过《超凡蜘蛛侠2》(5.91亿)成为今年第 5 部票房过 6 亿的进口影片。
新片方面,改编自畅销小说的电影《移动迷宫》在首周末 6 天收获 8400 万,而由王宝强和甄子丹主演的动作影片《一个人的武林》首周末票房也达到了 4800 万。《忍者神鬼:变种时代》上周五上映,在海外口碑不佳的情况下,仍然在首日获得了超过 32% 的全国排片。它的票房表现也没有让影院经理们失望,拿下了当周的票房冠军。首周末三天票房 1.62 亿,与《银河护卫队》上映时的 1.85 亿相当。
得益于在中国市场首周的优异表现,《忍者神鬼:变种时代》的全球票房已经达到了 4.35 亿美元,加上中国和日本这两大市场的后续票房收入,最终全球票房将超过 5 亿美元,是派拉蒙公司今年除了《变形金刚4:绝际重生》(全球票房 10.09 亿美元)最赚钱的影片。
但这两部影片的全球票房大卖并不能让派拉蒙的高层领导们开心,截止到今年10月份,派拉蒙在好莱坞六大发行公司中以 9.8% 市场份额排名垫底,这样的情况已经是连续第三年发生了,在过去两年,派拉蒙甚至被挤出了前六。
我们在上周新片栏目中其实就提到过,在过去10 年,派拉蒙公司拥有两个非常赚钱的系列电影品牌——《碟中谍》和《变形金刚》,两个系列为派拉蒙创造了近 60 亿美元的全球票房,两部电影给派拉蒙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但也让派拉蒙因此犯上了阿汤哥和擎天柱依赖症。
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碟中谍4》和《变形金刚3》同时上映的 2011 年,派拉蒙以全年 19.57 亿美元的北美票房排名所有六大发行公司之首——这也是它最后一次站在台阶的更高处。
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派拉蒙就鲜有票房大片出现。票房最高的两部电影都来自 2012 年,一部是1997 年经典之作《泰坦尼克号》,3D 修复重映获得 9.77 亿美元全球票房,另一部则是梦工厂动画出品的《马达加斯加3》全球票房超过 7 亿美元。而 2013 年,只有《僵尸世界大战》一部影片的全球票房超过了 5 亿。
与此同时,一些惜日的合作伙伴也决定离开派拉蒙。2012 年,梦工厂动画与派拉蒙之间的发行协议到期,由于派拉蒙要求提高分账比例,卡森伯格把发行权交给了 二十世纪福克斯,有意思的是,随后两年梦工厂动画的两部作品《疯狂原始人》和《驯龙高手2》全球票房一共高达 12 亿美元,不过这些都计入了福克斯账下。
华纳兄弟也遭遇到了和派拉蒙一样的难题:先有《哈利波特》系列完结,后有与它合作了 8 年,制作了诺兰的《蝙蝠侠》系列,《宿醉》、《表斯拉》的传奇影业在 2013 年也决定把发行权交给环球影业。但与派拉蒙不同的是,华纳做出一些大胆的决定,收到了不错的效果。比如买下《霍比特人》的全球电影版权,开发出了魔戒新三部曲;重新开发了《超人:钢铁之躯》,并从环球手中接盘《地心引力》,把它变成了 2013 年度最令人惊叹的好莱坞大片。
而当派拉蒙遇到了一些麻烦时,它的其它竞争对手们却在变得更为强大。迪士尼在 2009 年底收购了漫威,这是一笔几乎改变了好莱坞竞争格局的交易。它带来了这几年眼光缭乱的超级英雄电影,《复仇者联盟》的合球票房高达 15 亿元,并一口气把电影计划排到了 2019 年。
另一家上升速度更快,也是将派拉蒙挤出“前六”的公司是狮门影业,《饥饿游戏》、《暮光之城》、《敢死队》三个成功的系列给了它足够与老牌好莱坞大发行公司叫板的资本,而马云也正在寻找入股这家新兴的好莱坞电影公司。
在产品上过于依赖旧系列,未能开发出足够成功的新产品;在合作上连续丢失合作伙伴,又没能找到新的帮手,使得派拉蒙在过去三年经历了一段艰难时期。下周即将上映的《星际穿越》和明年回归的《终结者》系列或许会给这家公司带来一些安慰,如果没有新的成功做品,情况或许不会有太大改善,毕竟,要等到下一部《碟中谍》和《变形金刚》,那得是 2015 年底之后了。
谁也不知道到时候会发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