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组组数据背后、在多项第一带来的喜悦背后,我们应该更为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互联网发展水平仍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业界仍要加紧努力将差距不断缩小。
【中国广告门户商务服务网】7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3.38亿)、宽带网民数(3.2亿)、国家顶级域名注册量(1296万)3项指标仍然稳居世界第一,互联网普及率稳步提升。与此同时,中国互联网第三方市场监测与受众测量平台——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也针对今年上半年我国互联网市场数据与发展趋向、互动营销发展趋向等发布了相关监测数据。通过与上述两机构的沟通交流,记者意识到,在一组组数据背后、在多项第一带来的喜悦背后,我们应该更为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互联网发展水平仍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业界仍要加紧努力将差距不断缩小。
三股力量助我国网民规模快速增长
截至2009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普及率达到25.5%。网民规模较2008年年底增长4000万,半年增长率为13.4%。
2008年爆发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对我国产生了一定冲击,但并没有对我国的互联网发展产生很大影响,今年上半年我国网民规模仍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在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交流中记者得知,我国网民规模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政策的推进、产业技术的进步、公众上网意识积极等因素的有力推动。
在其提供的分析报告中记者看到,在我国制定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五”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指导下,各地政府和相关机构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建设网络基础设施、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以满足人们的上网需求。网民规模和网络应用水平已不仅仅是衡量一个地区互联网发展状况的指标,还成为一个地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表征。
同时,随着产业技术进步和网络运营商的重组及其竞争程度的加剧,网络接入的软硬件环境也在不断优化。3G技术的推广,使得手机作为网络终端的使用更为便利。同时,网络接入和用户终端产品的价格不断下降,产品性能和用户体验的日新月异也使得人们使用网络的门槛不断降低。
此外,公众上网意识较为积极也是网民规模保持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当人们对物质的需求得到一定满足后,社会交流和信息获取成为精神生活的重要成分。现代社会人际交流方式更加间接,网络作为媒体和交流工具填补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信息和社会交流的空缺。另外,受金融危机影响,大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其对网络的了解和熟悉会传递给周边人群,这种人际传递的乘数效应也提升了农村地区人群的上网意识和上网行为。
特别提示——目前,虽然我国网民规模持续增长,但与互联网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互联网普及率还处于较低水平,网络信息化的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与此同时,我国的互联网基础资源增速显现放缓之势,其中国际出口带宽、IP地址数、网站数的增速都出现了2007年以来的最低增速。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在主要互联网资源增速开始放缓之时,也显现出了结构优化的喜人迹象。相信随着我国经济实体的快速发展、网络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互联网普及率还会随之攀升,我国互联网网民规模仍有巨大增长潜力。
“宽带”还未达到高速要求
我国宽带网民规模继续扩大,
[1] [2] [3] 下一页
发 表 评 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