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7年3月,中国第一个商业性网络广告出现,九年多来,网络广告已经被大众广泛接受,并成为炙手可热的宣传推广形式之一。广告类型也从早期单一的传统的纯展示计费广告发展到现在的门户展示广告、竞价排名、广告联盟等多种形式百家争鸣。2005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已经达到31.3亿元,首次超过杂志广告,比上一年增长了77%。权威机构预测:2006年网络广告规模将达到60亿元。按照目前国际上5%的平均标准,我国网络广告发展的空间足以让人垂涎不已。
网络广告的迅速崛起得益于互联网惊人的传播力,据CNNIC2006年1月统计报告显示,中国上网用户已达11100万人。网络广告较传统广告具有传播面广、互动性强、实时反应性高、高度针对性、受众购买力强等特点。网络作为广告载体,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由此可见,中国互联网的广告已告别以门户网站为主的传统时代——搜狐、新浪、网易、腾讯、TOM、百度、雅虎以及各种广告联盟、web2公司纷纷在网络广告的不同领域展开激战,新一轮圈地运动已经开始。
1、网告大哥——门户网站广告
纵观整个网络广告发展的历史,早期按展示收费的PV(展示)广告曾独霸天下。这类广告经营市场一般是面向于有着雄厚实力的大型的网络经营者。以知名门户网站首页十字以下文字链为例:每天的广告费用在1000~2000元之间。那么,仅此一项较为简单推广方式的月费用就在三万元至六万之间。如果追求更好的效果,采用图片、flash、流媒体等形式,广告费用更绝非一般的中小型企业所能承受得起的。
知名门户网站诱人的大流量,高曝光率是吸引商家争相掏钱的关键所在,但与此同时,已经有人开始还认为无选择性地展示和海量盲目的访客对于带有明确推广目的的企业来说,实际上造成了媒体资源过剩和推广成本的浪费。
2、异军突起——按效果付费
互联网广告市场出现按效果付费的形式,例如:按点击(cpc)、按注册(cpl)、按下载(cpa)、按销售(cps)等,实际上是网告日臻成熟的表现。这类广告的最大优点是没有效果不收费,对于广大中小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一大福音——在有效节省成本开支的同时,准确面向受众群体,效果快。
现在,这种广告形式,越来越被大家所接受,已有与门户展示广告分庭抗礼之势。
近来,“话告”,一种线上生意谈成后才付费的广告形式;软告——利用客户端插件弹出广告的形式,也在市场登陆抢滩。
无论广告形式怎样,有一点可以肯定,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互联网广告的优越性和重要性。经过了以往的烧钱,造神运动,商家们越来越清醒——有效、便宜永远是人们的最爱。
3、雨后春笋——网告行业蓬勃发展
目前,网络广告行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知名门户广告代理商,例如:龙拓互动;搜索引擎广告,例如:GOOOGLE, Baidu;通过对大量中小网站资源整合进行推广的广告公司,例如:快告推广。
三类公司的服务对象略有不同,各有利弊。其中,搜索引擎(竞价排名)和网站资源整合是大势所趋。
应该说,搜索引擎已成为线下中小企业公认的最有效的网上广告形式,因为通过关键字的设定,打开链接的访问者,基本都是对此项产品有需求或者感兴趣的潜在客户。这要比漫天撒网来得有效得多。但是,关键字的竞价排名模式,却给人一种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感觉,说的直接一点,推广的效果要靠钱砸,自己账上的银子汩汩往外流,谁心里不心疼?
网站资源整合,目前的通俗讲法应该叫广告联盟,即联合众多网站渠道资源,并根据联盟网站的内容、受众、质量等指标参数将其分为不同类别和等级。它极大地优化了现有的网站资源,摊薄了投放的渠道成本,能够较好的实现广告主与中小网站的双赢。客户群大致分为两类:互联网信息服务商、中小型线下企业。
广告联盟推出的广告形式多以效果计费为主,价格便宜,效果明显。但是,就像许多成长中的孩子,广告联盟这个小弟也遇到了他的困惑:作弊。一些联盟为了降低成本,通过自点击、自注册的手段欺骗消费者。一时间,广告联盟成为廉价和不信任的代名词。
对此,北京“快告”(http://www.kuaigao.com)的丁雪蕾女士深表忧虑:“广告联盟已走入一个误区:它的唯一目的仿佛就是能省钱。这是完全错误的!做得好的广告联盟应该比门户网站上广告直投、竞价搜索,效果更好!”。丁雪蕾女士还表示:“我们的优势在于根据长期、准确的效果统计数据积累,以及对会员网站受众特点的全面了解,将广告进行相对准确地定向投放,并能向业主提供完善的相关后续服务,其广告效果转化率应远远高于其他形式。”
值得庆幸的是,国内以智易、快告推广、弈天为首的知名网络广告公司正在以自身的优质服务得到客户的认可与信赖——网站整合广告的春天即将来临。
如果说门户网站的展示广告是贵族,那么搜索和广告联盟就是平民。在web2.0的草根英雄主义时代,广告业也在进行着革命,网络联盟正在扛起这杆大旗,进行着资源合理利用最大化的革命。
来源:中国广告门户网
发 表 评 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