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周家望)今天记者在采访中得知,海淀街道18.2平方公里的辖区成为北京第一个非法小广告绝迹的地方。一些张贴非法小广告的人,曾经到处打听海淀街道的辖区边界在哪儿,然后绕着走,因为在这里前脚贴后脚就有人撕,白掏了印
刷费。然而有谁知道,半年前这里的稻香园北区不仅是个“城市牛皮癣”扎堆的地方,还因此上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案。
今年“两会”期间,针对稻香园北区居民楼内小广告成灾的情况,区政协委员王安农提交了根治小广告的提案,由此拉开了海淀街道跟小广告决一死战的序幕。海淀街道主任侯万刚说:“委员提案转来几天后,我们投入10万元专项资金打击小广告,并将经费列入了年度预算以保障这项工作持久开展。随后迅速成立了由城管、公安、工商、卫生、保洁中心等8个单位组成的18人专业打击非法张贴小广告队伍,兵分三路,合力围剿。此外,我们特地增设两部电话,一部用来举报,一部用来专与小广告所写的电话联络,诱其出笼进行打击;配备一辆双排小货车,作为打击小广告的专车;花了近万元购买了小铁铲、铁刷子、喷壶、油漆、涂料和清洗剂。一切准备停当,跟小广告较量的战斗开始了。我们提出非法小广告张贴不过夜,‘打小’队伍24小时值守,晚上写了早上擦,上午贴了下午就没影了,一连打了一个来月的拉锯战,贴小广告的终于被打服了。他们说,我们花钱印、雇人贴,三十来天白忙活,实在贴不起了。”
为了清理小广告,海淀街道和北京一家化学研究所合作研制了一种专治小广告的药剂,开始时一周就得用4大桶,“ 拉锯战”结束后,一个月连一桶都用不完了。
海淀街道在查堵小广告的同时,也注重了疏导的作用,他们在稻香园小区29栋居民楼的99个单元内安装了99块广告牌,广告牌上一部分用于公益广告,一部分用来贴居委会、物业公司的通知和布告,再有一部分用于其他单位或个人贴广告使用,谁家丢了东西,就可以正大光明地在上面贴个寻物启事。截至目前,海淀街道已设置这样的广告栏130多块,今后他们还准备在辖区1800多个楼门内安装上独具特色的“海淀街道楼门文化牌”。
北京晚报
发 表 评 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