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是个神圣的字眼,但是我越来越感觉这个词象一顶破帽子,可以戴在所有想要的人头上。
现在打开任何一张报纸,几乎都可以找到与“人民”有关的东西,比如什么“人民的艺术家”、“人民
的公仆”、“人民的邮递员”、“人民的教师”等等。
什么样的艺术家叫人民的艺术家?以档次来分还是以作品质量、作者资历或者还是以发行量来分?
在过去大家都工资差不多的年代,作家也好、演员也罢,不管你是唱歌还是挑大粪,只是分工的不同,你搞艺术国家没少发你工资,你挑大粪也一样光荣,结果你就搞艺术就“人民”了那么我怎么办?我是不是也得叫“人民的农民”、“人民的工人”?也不是不可以这么叫,但就是没这么叫过。我挑大粪我是人民的清洁工,我开汽车我是人民的司机,凭什么人民的帽子就给你不给我呢?
现在就更不用说了,你演的电影我看要花钱,你写的书要看也要花钱,我修的高速公路你过也得花钱。你做作家不写字要饿饭,我不修路我也要饿饭,我们都是首先要满足自己的生活。可是还是不一样,你还是人民的艺术家我还就是个修路工。我是修路工,我不人民,所以我要收你的钱,可是你是人民的艺术家你干嘛也要收钱呢,而且收得要比我多无数倍?除了职业不同我和你还有什么不同吗?我看不出来,既看不出情操的高尚也看不出理想的高尚,凭什么那顶帽子又给了你而不给我呢?
就算是我小心眼、我素质低、我不人民,可是你这人民的XX一会儿闹绯闻、一会儿闹偷漏税、一会儿闹打人,根本就比我好不到哪里去甚至比我还不如你干嘛就有了那么一顶帽子?当我们看外国小说与外国大片的时候是否也要叫他们人民的艺术家?
要说这个“人民教师”就更荒唐,没有人民你教谁去?而你现在成了人民的教师那么你就是先哲,你就不人民了,你比人民站得高也看得远。
人民的邮递员算你说得过去,记得以前的“小喇叭”节目还有首歌里唱“我是人民的邮递员,专为小喇叭送信我跑得忙......”那么现在中国居住了许多老外,还是资本家,那么他们写给家或者写给另外一个资本家的信你送还是不送?帮资本家送信那你还叫“人民的邮递员”吗?而现在入世了,老外也来帮咱们中国人送信了,他们是不是也得叫“人民的邮递员”啊?
“人民的公仆”这个称呼我怎么看怎么别扭。
首先人民是平等的,不需要仆人,哪怕是公仆,谁忍心让咱们自己人去给自己做仆人呢?
其次你是公仆,但是怎么坐的车比人民好、住的房子比人民大、吃的比人民好呢?“一顿饭一头牛,屁股坐着一幢楼”可说的都是公仆们啊!天下有这样的仆人嘛?那除非是主人的脑子进水了。仆人都是帮主人干活的,公仆却是指挥主人干活的,主人真是有病了,找一仆人来养着还要听使唤,而一不留神,主人的钱也不知道让公仆弄到什么地方去了。这不,昨天又闹新闻了,六个干部去嫖娼,如果不出事情也不也是“人民的公仆”吗?
这么一说我就糊涂了,到底谁是谁的仆人啊?
现在已经不是随便就可以给谁扣一顶帽子的时代,但也不能因为这样就谁想要什么帽子就给什么帽子,给多了,帽子就贬值了,一不留神给错了还闹笑话。想想当年谁要是大学生,所有人都对你高山仰止,但是现在你就是一博士没准还在大街上看招聘广告,这一方面说明教育进步了,但文凭贬值与文凭乱发就没点关系?
艺术家也好,公务员也罢,都只是一种职业,所有在工作的人都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也为自己的生活创造条件。即使你在某个方面出色了那也只能说明你职业的素质,而且出色了会在工资等等方面给予体现,做不好该处罚就处罚,本质都是一样的。况且那么多文字就找不出合适的称呼来?别老拿人民来说事情!
“人民”这个词很多时候都是与荣誉联系在一起,代表了某个领域国家最好的形象和水准,给多了就成了大街小巷里面贴的性病广告,不仅贬值,还恶心。
(信息来源:新浪网)
上一篇文章: 先进技术让网络广告花样繁多 下一篇文章: “忙人”米卢下个广告拍什么?